女子熬夜加班早上醒来居然“面瘫”了,医生这样说…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姚弘毅

  春季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面瘫等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接诊了多位面瘫患者。王女士经常熬夜加班,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嘴歪且无法闭眼,被医生诊断为“面瘫”。专家提醒,疲劳受凉易引发面瘫,日常生活中应少熬夜多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

  女子熬夜加班致面瘫

  28岁的王女士是名设计师,平日经常熬夜加班。最近工作任务忙,连着熬了两天夜。没想到第二天早上起床发现自己的眼睛和嘴巴“动不了了”。家人急忙将她送往附近的梨园医院就诊。

女子熬夜加班早上醒来居然“面瘫”了,医生这样说…

医生给面瘫患者治疗

  接诊的姚弘毅主任通过详细的检查,排除颅脑疾病后诊断为“周围性面瘫”。通过药物治疗,配合物理治疗和针灸治疗,在治疗3次后,王女士就能正常闭眼,略微抬眉,5次后右侧鼻唇沟显现。近一个月的规范治疗,王女士基本痊愈,没有留下后遗症。

  “我醒了睁开眼睛后竟然闭不上了,赶紧起床照了个镜子,发现嘴也朝右侧歪了。”王女士回忆当时的情景对记者说。

  姚弘毅主任表示,王女士出现面瘫是由于她最近熬夜劳累后免疫力下降加上不慎受凉导致的。“春季气候多变,冷热交替,早晚温差大、流感频发;正常人一旦受加班、熬夜、劳作过度就会出现机体免疫力下降,加之春季多风,患者面部容易受到冷风刺激从而引发面瘫。”

  武汉市东湖医院康复科副主任医师段圣德最近也接诊过不少面瘫患者。他告诉记者,很多人对于面瘫不是很了解,其实这是一种较为高发的疾病,在各个年龄层人群中都有发生,应当引起重视。

  据段圣德介绍,面瘫也称为面神经炎或面神经麻痹,是由于面神经管内面神经的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肌瘫痪。以突发面部麻木,口眼歪斜为主要表现,可伴有不能闭眼,流泪,鼓腮漏气,耳后疼痛等。面瘫患者的临床表现为患侧面肌运动减弱或消失,常于睡眠清醒后发现,很多人刷牙时口角漏水为首发体征,部分人可伴有味觉丧失,听觉过敏,患侧乳突部疼痛等,无法完成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患者两侧面部不对称,口眼歪斜,十分痛苦。

女子熬夜加班早上醒来居然“面瘫”了,医生这样说…

医生给面瘫患者治疗

  如何预防面瘫?段圣德指出,主要是增强自身免疫力,包括改善心脑血管功能,保持清淡饮食,保证睡眠质量以及合理锻炼。建议适当增加户外体育运动,防止受凉,避免熬夜,舒缓精神、情绪,从而降低面瘫发生可能性。

  姚弘毅提醒,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暖,外出需要戴口罩,出汗、洗头、洗澡未干前忌吹冷风,风扇、空调风速温度需得当,驾车、坐车避免长时间开窗吹风。肥胖、高血压、免疫缺陷、压力和疲劳的人群也容易患特发性面神经麻痹,需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同时加强锻炼,增强身体免疫力,抵挡病毒入侵。

  “少部分体质较好、症状较轻的面瘫患者有可能不药而愈,对于大部分面瘫患者来说,进行及时、系统、正确地治疗非常必要,千万不要延误治疗时机。”段圣德强调,在面瘫发病的急性期,症状表现会加重,也不要过度紧张。患者确诊后,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药物治疗和针灸治疗,同时配合挤眉、闭眼、鼓腮、嚼口香糖等面部功能锻炼,促进病情恢复,可预防后遗症的发生。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knowledge1/4830.html

(0)
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
上一篇 2023-11-17 18:52
下一篇 2023-11-19 19:00

相关推荐

  • 高压氧治疗中的耳部舒适指南——巧妙运用咽鼓管调压,护航您的治疗之旅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罗颖 熊贤诗 魏海棠   高压氧舱是一种医疗设备,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如神经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创伤救治、中毒急救、减压病、伤口愈合不良等。在高压氧舱中,患者吸入高于正常大气压的纯氧,以增加血液中的氧气含量。在高压氧治疗的升压的阶段,一些患者可能会经历耳部不适,会出现闷、堵、痛的感觉。其实在日常生活中,飞机起飞降落时、乘坐电梯…

    2024-11-07
    12.1K00
  • 40岁,切眉还是双眼皮?这篇给你答案:抗衰不是“二选一”,是“找回自己”

      早上7点的镜子前,你又在纠结什么?   对着镜子涂眼霜时,你又轻轻捏了捏上眼皮——那道曾经让同事夸“灵动”的双眼皮线,现在像被揉皱的纸,只剩淡淡一道印;眼尾微微下垂,连涂睫毛膏都得用镊子夹着刷,生怕压塌了本就松弛的皮肤……40岁的眼周,藏着最诚实的年龄密码:胶原蛋白流失、皮肤弹性下降、重力拉扯下的松弛,让“切眉”和“双眼皮”这两个词,突然成了医美咨询单上…

    2025-09-22
    1.3K00
  • 心血管此瘤非彼瘤之三 ——室间隔膜部瘤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余芬 郑晶晶 吕龙   江女士最近有些小烦恼。小时候得过室间隔缺损,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平时能吃能睡的,结果最近本来开开心心的和老公备孕,没想到孕前检查心脏又报了个“室间隔膜部瘤形成(未见破口)”!这是啥?她急急忙忙去咨询医生,医生说:你以前有室间隔缺损这是她的室缺自行修复了。那么:室缺自然愈合了,就形…

    2025-01-03
    5.9K00
  • 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杨飞燕 典型案例   朱某某,女,61岁,2019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植入ICD,5年间患者在家经历了 8 次 ICD 放电,最近又数次连续放电,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而 ICD 每次都成功地发挥了作用,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患者紧急就医,医生发现由于患者近期药物服用…

    2025-01-22
    7.9K00
  • 阿斯巴甜致癌?快乐水还能喝吗?

    武汉医师协会临床营养专业委员会 武汉儿童医院 李珮芸   人对甜味的偏好,可以说与生俱来。从呱呱落地的婴儿到满头白发的老人,多难以抗拒它的诱惑。“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快乐肥宅水”现在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饮品,更是一部分人的快乐续航工具甚至是社交工具。可是,大家都知道糖吃多了会胖呀!怎么办?代糖食品/饮料开始逐渐俘获消费者的心,“既能满足对甜食的欲望又无需过…

    2023-11-29
    4.5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27-8229538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hysxhyx@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
08:30-11:30,14:30-16: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