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魏海棠、陶盼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位于膝关节腔内,对维持膝关节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起自于胫骨髁间隆起的前内侧面,向上、向后并向外走形,止于股骨外侧髁内侧面,其主要功能是防止胫骨的前后移位、膝关节外翻、内旋及过伸。ACL损伤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损伤,多发生于急停、急转运动中,随着我国全民健身的普及,其发病率逐年上升。ACL损伤不仅会导致膝关节疼痛、肿胀、稳定性下降,还会影响患者运动能力及生活质量下降。


ACL损伤症状
1.急性期:疼痛(关节内有撕裂感)、肿胀、活动障碍、关节不稳
2.慢性期:不能急停、急转等活动;关节不稳;关节绞锁。
体格检查
前后抽屉试验:患者平卧,膝关节屈曲 90°,放松下肢肌肉,检查者双手握住其胫骨上段,分别在中立位、内旋位、外旋位向前牵拉。Ⅰ度:前移 0 ~ 5 mm;Ⅱ度:5 ~ 10 mm;Ⅲ度 > 10 mm。

Lachman试验:患者平卧,屈膝 15° ~ 20°,足置于床上。检查者一手抓住患者的股骨下端,一手抓住胫骨上端做方向相反的前后推动。如有超过健侧的向前移动,则应视为阳性。

轴移试验:仰卧位,检查者一手拇指顶在被检查肢体的腓骨头后方向前施力,其余四指放在股骨远端前外侧向后向内施力使膝关节外展,另一手持足保持胫骨内旋外展,膝关节由伸直向屈曲活动。当屈膝 20° ~ 40° 时,出现胫骨外髁向前半脱位,继续屈膝则自行复位为阳性。

手术适应症:
①对于预后有较高运动需求的患者。
②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的儿童和青少年。
③膝关节多条韧带损伤、合并半月板损伤或者骨折的情况复杂的患者。
④经积极保守治疗后患者仍然存在关节不稳定、行走不稳等情况时,应积极通过手术方式进行韧带重建。
⑤胫骨、股骨止点撕脱骨折者,闭合不能复位,应早期手术复位。
⑥有内侧半月板破裂伴膝关节交锁不能自解者应手术探查。
关节镜下重建 ACL 手术是目前治疗 ACL 损伤的常用手术方式,与传统的开放手术相比,关节镜下韧带重建手术切口小、对正常组织的激惹少、恢复速度更快且手术疤痕小。
ACL损伤经过及时的手术治疗和正规的术后康复训练后,疗效良好,可以恢复大部分的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同时也大大减少了前交叉韧带损伤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有学者提出ACL损伤术前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其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是有效的。
术前功能锻炼有利于膝关节周围肌肉尤其是股四头肌力量的改善,而较好的股四头肌力量与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和重返运动密切相关。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术前功能锻炼对术后恢复是有利的,包括肌肉力量的改善和膝关节功能评分的提高。
术前功能锻炼主要包括肌肉力量、平衡性、本体感觉及神经肌肉控制等方面,具体的有膝关节被动伸直、股四头肌收缩、直腿抬高和主动屈伸等。但是关于术前锻炼的最佳时机及进程目前尚未形成共识。
目标包括:1)控制症状,包括疼痛和肿胀;2)恢复膝关节周围肌肉功能,尤其是股四头肌主动发力;3)无关节绞索情况下,恢复伸膝至无明显受限,屈膝角度达到至少90°;4)恢复下肢功能,尤其是步行能力。
第一阶段 术后0-2周
康复目标:控制疼痛和肿胀;恢复部分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屈曲达90°;强调完全被动伸直(0°);恢复髌骨活动度;激活股四头肌肌力;支具与拐杖保护下部分负重;
康复项目:
(1)休息时0°位佩戴数字卡盘支具
(2)CPM:20-30min/次,2次/天(CPM目前仍存在争议,与主动锻炼相比,其对疼痛、肿胀、ROM改善不明显)
(3)压毛巾训练:仰卧位,在患侧膝关节下方垫毛巾卷,吸气放松,呼气时向下压毛巾卷并维持5-10秒;15次/组,4组/天。

(4)伸膝四方抬腿训练
a.直腿抬高,仰卧位,患肢勾脚踝腿伸直,吸气放松,呼气缓慢将患侧腿向上抬至最高并维持5-10秒;10次/组,4组/天。(训练过程中保持整个腰部紧贴床面,不能出现酸痛感)。

b.侧卧位,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患肢勾脚踝腿伸直,吸气放松,呼气缓慢将腿向上抬至最高并维持5-10秒,感受臀部外侧收缩发力;10次/组,4组/天。(训练过程中保持腰部肌群没有代偿,不能出现酸痛感。)

c.侧卧位,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健侧腿在上方并保持放松,患肢脚踝并保持伸直;吸气放松,呼气时术后腿缓慢离开床面向上抬并维持5-10秒,感受大腿内侧发力,注意避免腰部出现酸痛,10次/组,4组/天。

d.后侧直抬腿,俯卧位,保持身体成一条直线,伸直双腿,吸气放松,呼气时术后腿缓慢离开床面向上抬并维持5-10秒,10次/组,4组/天

(5)踝泵训练(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踝关节的屈伸运动:仰卧位,下肢放松;吸气放松,呼气时最大限度向上勾起脚尖并维持5~10秒,吸气回到起始位,呼气时最大限度向下踮脚尖并维持5~10秒;20~30次/组,4组/天。

(6)髌骨松动:患者处于伸膝位,放松下肢肌肉,用双手将髌骨向各个方向松动,避免髌骨粘连导致屈伸受限; 10次/组,每次1-2组,3~5次/天。

(7)闭链股四头肌锻炼:患者仰卧位,使用对侧腿或毛巾辅助膝关节屈曲;保持最大屈曲位,感觉到紧绷或拉伸维持5秒;然后膝关节伸直再重复动作,目标是在2周内膝关节屈曲角度达到90度;10次/组,3组/天。
(8)支具与拐杖保护下部分负重步态训练
进步的标准:膝关节伸展范围可达0°;
股四头肌收缩时髌骨向上滑动并可完全实现主动伸展;
可主动完成直腿抬高且无滞后现象
第二阶段 术后3-4周
康复目标:膝关节屈曲达90-120°;佩戴支具行走;可静蹲;股四头肌/腘绳肌肌力进一步恢复;在可耐受范围内,逐渐增加负荷,拄拐-双拐-单拐训练
康复项目:CPM
小腿三头肌肌力训练:身体自然站立,双手扶墙,患侧腿在前,双脚呈弓步站立,脚尖向前。吸气放松,呼气时患侧膝盖触碰墙;每组完成10-15次,3-5组/天。
腘绳肌训练:腘绳肌等长收缩、向心收缩、离心收缩、等速肌力训练等。


静蹲训练:身体放松,靠在墙上背部紧贴墙面,缓慢屈曲膝关节,保持半蹲位置,保持5-10秒,10次/组,3-4组/天。
臀肌肌力训练:如臀桥
平衡及本体感觉训练:单腿站立或者不稳定平面双腿站立
重心转换、拄拐步态训练;
双拐-单拐步态渐进性步态训练;
进步的标准:膝关节无肿胀;
屈曲活动范围达120°
伸展范围与健侧相当
术后 5-8周
康复目标:主动屈膝达120-130°;增加负荷,逐步脱拐,恢复正常步态;无痛条件下上20cm高台阶;
康复项目:CPM;脱拐步态训练;上台阶练习(10-20cm);本体感觉训练(抗干扰);下肢肌力训练;平衡能力训练;
进步的标准:
运动后患肢无疼痛、肿胀、关节积液
步态正常
关节活动范围与健侧基本一致
关节位置感知对称
术后 9-12周
康复目标:主动屈膝完全恢复;无痛条件下上下楼梯(20cm);可无痛慢跑10分钟
康复项目:下肢肌力提升训练;简单跳跃训练;单侧下肢稳定性提升;本体感觉训练提升;跑步训练
您的康复由我们来守护,让武汉市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为您保驾护航~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knowledge1/715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