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控制不佳,一招轻松搞定它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心电学科医师分会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刘鸣

  临床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患者,一直在服用降压药,可血压却控制不好,自行增加降压药的用量,调整生活方式也无济于事,血压仍忽高忽低。

血压控制不佳,一招轻松搞定它

案例故事

  今年60岁的陈爹爹,3年前被检测出患有原发性高血压,一直服用氨氯地平来控制血压。最近,经常头晕、头胀,自行增加药量进行控制,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服药一段时间后,症状不仅没有好转,反而越来越重,自测血压也是忽高忽低。心中困惑不解:药量也加大了,生活方式责挺健康的,血压怎么就降不下来了呢?近日就诊后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检查结果显示:高血压(反勺型)!

  人的血压有明显的昼夜波动规律,即“两峰一谷”,称为勺型高血压,分别在6~10时、16~20时各有一高峰,而夜间血压明显降低。但也有一部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夜间不降反而升高,称为非勺型高血压。

血压控制不佳,一招轻松搞定它

  医生根据血压的类型调整了降压药的种类,并建议降压药由早晨服用改为晚上服用,以改善血压昼夜节律异常。服用一段时间后,症状减轻,血压趋于稳定。之前降压不理想,则是因为用药方案不合理,没有定期监测血压,没有根据血压波动的类型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服药的时间。

  所以专家提醒:一般口服降压药多在服药后半小时起效,2-3小时达高峰,大部分医生推荐每日早晨起床后服用1次。但并非绝对,不可机械复制,不同的血压类型需要“私人定制”。

  如何判断血压是否符合正常的血压变化曲线呢?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能轻松的判断血压的类型。目前,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为高血压的诊断与疗效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

  动态血压监测结果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夜间血压下降率是一项判断血压波动类型的定量指标,根据这一指标,判断血压类型,区分个体差异,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服用时间,使血压降到理想水平。

血压控制不佳,一招轻松搞定它

夜间血压下降率10%-20%表示昼夜节律正常型(即勺型)

  血压夜低昼高,推荐每日早晨起床后服用一次长效制剂,联合用药者每天的末次降压药应安排在睡前3-4小时服用,不宜睡前服用,以免导致低灌注而出现缺血性脑卒中。

夜间血压下降率<10%表示昼夜节律减弱型或消失型(即非勺型)

  研究显示睡前服用降压药、分次服用降压效果更显著,有助于促使血压节律正常化。

夜间血压下降率>20%为超勺型

  白天血压明显升高,晚上明显降低,研究显示长效钙离子拮抗剂可以很好的控制晨峰血压,也不会使夜间血压下降太多。

部分高龄老年人夜间血压高于日间血压为反勺型

  夜间血压比白天高,晚上出现高峰,与正常血压曲线相反,建议晚餐后或睡前服用降压药。

  当血压控制不好或不稳定时,不要盲目猜测原因,最好到医院,切不可自己盲目增减药、换药,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血压,还会对身体其他器官造成伤害。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4862.html

(1)
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
上一篇 2023-09-08 15:20
下一篇 2023-11-01 14:53

相关推荐

  • 生命的拥抱——海姆里克急救法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武汉市儿童医院 蔡小芳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由此可以导致人缺氧窒息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

    2023-11-28
    6.4K00
  • 无胆变有胆,结石复结石——原是胆囊再生惹的祸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肖建伟   姜和蒜放久了会生芽,切剩半根的大葱即使放在冰箱里,过几天也会长出一截,这些是人尽皆知的常识。但您听说过胆囊切除后也会长吗?最近张先生就遇到这么一件奇怪的烦心事。   在前几天的晚上,突发上腹痛的张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到医院做了急诊腹部CT检查,检查报告显示为胆囊结石并发急性胆囊炎。这下张先生有些困惑了…

  • 美容手术前,你的准备工作做好了吗?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整形与美容外科医师分会 许其军 亲爱的求美者,请您在做美容手术前,做好以下相关准备工作: 一、心理准备 1.树立正确的求美观念,理性对待美容与整形   很多求美者来咨询美容手术时会带着某些明星照片,就是为了拥有某个明星的同款脸型、同款鼻子等。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每个人的气质、肤色、身材、脸型都不相同,对整形效果的预估需要结合自身条件来,一切…

  • 冬季血压“过山车”?做好这些稳住血压不慌!

    武汉医师协会心电学科医师分会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杨静、焦锦玉、刘鸣   立冬已至,寒意渐浓,冬季成为血压升高的危险期。气温骤降导致血管收缩,血压波动加剧。临床数据显示,冬季血压波动可达10-20mmHg,心梗、中风等并发症风险翻倍。很多人以为“头晕才是血压高”,却不知隐形波动更危险。其实,冬季血压管理的核心的是“科学防护+精准监测”。 冬季血压为啥总“失控…

    2025-11-21
    38200
  • 寒冷冬季警惕一氧化碳中毒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武汉市第一医院 王智超 刘霖   寒冷的冬日,一群好友围炉煮茶、煮火锅确实热闹又有意境,如果使用的是炭火,那务必要小心一氧化碳这个“隐形杀手”。 案例一 案例二   天气越来越冷,居民使用炭火、煤炉、燃气的频率也随之增高,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人员中毒、窒息事故发生。轻则头晕呕吐,重则危及生命。 哪些情况易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

    2023-12-24
    4.6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27-8229538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hysxhyx@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
08:30-11:30,14:30-16: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