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杨飞燕

典型案例

  朱某某,女,61岁,2019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植入ICD,5年间患者在家经历了 8 次 ICD 放电,最近又数次连续放电,这意味着她的心脏在短时间内多次出现了严重的心律失常,而 ICD 每次都成功地发挥了作用,将她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

  患者紧急就医,医生发现由于患者近期药物服用中断,引发了心力衰竭症状加重,血钾水平偏低,诱发室性心动过速,ICD快速识别并自动放电进行除颤,挽救了患者生命。患者治疗好转,出院后还心有余悸,感慨道:“这放电的感觉真是太酸爽了,要不是起搏器保护,我可能早就没命了”。

  在生命的旋律中,心脏是那永不停歇的鼓手。然而,有时心律失常的阴霾会悄然降临,威胁着这一节奏的稳定。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医疗科技的前沿,了解一位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一、什么是ICD?

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是一种小巧而强大的医疗设备,被植入患者的体内,通常位于胸部皮下。它就像是心脏的“私人保镖”,相当于一个24小时携带的心脏急救与监测系统,时刻监测着心跳的节律。当发现心脏出现可能危及生命的快速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或心室颤动时,ICD 会迅速发挥作用,通过电击来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从而挽救生命。

二、ICD 如何工作?

  ICD 由感知电极、除颤电极和脉冲发生器组成。感知电极能够敏锐地捕捉心脏的电活动信号,并将其传递给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就像一个智能的“指挥官”,能在10s内自动识别心脏发生的恶性心律失常,发出指令,除颤电极执行指令,发放电击,终止恶性心律失常,挽救因恶性心律失常引起的心脏骤停!

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哪些人需要ICD?

1.有冠心病、心肌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脏病史者
2.心脏骤停史幸存者
3.家庭成员有过心脏骤停史者
4.低射血分数人群(低于35%)

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一级预防

  未发生过心脏骤停,但具有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预防性植入ICD,这称为: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曾发生过心脏骤停的持续性室速患者也需要植入ICD,以防止再次发生心脏骤停,这称为:二级预防;

1.5级预防

  我国专家开创性地提出“1.5级预防”的概念,其预防对象是在符合一级预防条件的基础上,满足以下至少1项高危因素:

1.晕厥或先兆晕厥;
2.非持续性室速;
3.频发室性早搏;
4.心脏射血分数<25%

  对这一类高危患者,预防性植入ICD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Heart Rhythm . 2020 Mar;17(3):468-475.

三、ICD 植入手术

  ICD 的植入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进行的微创手术。医生会在患者的胸部切开一个小口,将 ICD 的电极导线通过静脉插入心脏,然后将脉冲发生器植入皮下。整个手术过程一般需要2小时左右(单腔起搏器植入较快,双腔或三腔起搏器耗时略久),术后患者恢复相对较快。

守护心跳的“隐形卫士”——ICD(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四、ICD 术后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

  患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以确保 ICD 工作正常,并调整相关治疗方案。

避免强磁场

  应尽量避免靠近强磁场区域,如大型变压器、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等,以免影响 ICD 的功能。

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 ICD 的疗效。

  ICD 作为现代医学的一项重要成果,为众多心律失常患者带来了希望。它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心脏,让生命的旋律得以延续。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6505.html

(0)
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
上一篇 2025-01-22 10:47
下一篇 2025-01-22 11:13

相关推荐

  • 心脏好不好,“跑两步”就知道

    作者:心电学科医师分会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杨静 刘鸣   初冬时节,跑步作为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很多人纷纷加入跑步大军,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步。 01   今年30岁的李先生,平日体健,可跑一会就头痛、头晕,检查发现:平日正常的血压在运动过程中峰值竟高达220mm/Hg,超过了血压波动范围,诊断为运动型高血压。 02   50多岁的熊叔叔,活动后胸闷加…

    2024-11-13
    7.2K00
  • 主妇长出“绿指甲” 天寒年关近,洗刷刷勿忘护手

    武汉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第一医院 杨静   年过六旬的李女士退休在家,收收洗洗将家里收拾得井然有序。9月其左手小指开始红肿、热痛,甲床也随之变绿,在家附近的医院治疗后无好转,做家务时手指一接触到水尤其是使用洗涤用品时,格外地刺痛。10月起病甲已经开始发黄发灰,部分受损的指甲壳自行断脱。李女士决定到医院就诊。   经检查,李女士并无真菌感染,排除了灰…

  • 生命的拥抱——海姆里克急救法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 武汉市儿童医院 蔡小芳   急性呼吸道异物堵塞在生活中并不少见,由于气道堵塞后患者无法进行呼吸,由此可以导致人缺氧窒息而意外死亡。海姆里克腹部冲击法也称为海氏手技,是美国医生海姆里克先生发明的。1974年他首先应用该法成功抢救了一名因食物堵塞了呼吸道而发生窒息的患者,从此该法在全世界被广泛应用,拯救了无数患者,其中包括美国前总…

    2023-11-28
    6.0K00
  • 肿瘤患者吃什么?告诉你答案!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肿瘤医师分会 武汉市第四医院 孙文   饮食和健康一直是人们长期关注的话题,吃什么好?吃什么补什么?生病了不能吃什么?我们经常会听身边的人提起这些问题。那么肿瘤患者应该怎么饮食呢?有哪些误区?  肿瘤细胞会增加人体能量的消耗,导致食欲减弱、体重下降等各种各样营养不良的症状表现,因此肿瘤患者需要高营养饮食,可以多食用优质蛋白,包括瘦肉、鸡肉、…

    2023-11-11
    4.7K00
  • 心血管此瘤非彼瘤之三 ——室间隔膜部瘤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超声诊断科 余芬 郑晶晶 吕龙   江女士最近有些小烦恼。小时候得过室间隔缺损,过去了二十多年了,平时能吃能睡的,结果最近本来开开心心的和老公备孕,没想到孕前检查心脏又报了个“室间隔膜部瘤形成(未见破口)”!这是啥?她急急忙忙去咨询医生,医生说:你以前有室间隔缺损这是她的室缺自行修复了。那么:室缺自然愈合了,就形…

    2025-01-03
    5.9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27-8229538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hysxhyx@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
08:30-11:30,14:30-16: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