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撸猫、吸猫成为当代“猫奴”日常必备解压方式!无论工作多累,下班多晚,猫一定要撸。如今“毛孩子”在我国家庭中越来越常见,宠物已然成为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与此同时,人畜共患疾病的暴露及发病风险随之增加。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呈上升趋势,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据文献报道猫抓病误诊率极高。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下面这位爱猫的秦叔叔就深受其害。62岁的秦叔叔退休之后一个人隐居田园。鸡栖于埘,曰之夕矣,羊牛下来。秦叔平日里爱好种花草,养宠物,庭院里六畜兴旺。由于子女忙于工作,甚少探望,秦叔叔收养了几只流浪猫陪伴。 

  七月份的湖北,盛夏的武汉。秦叔叔因为“头痛、头晕伴有发热1周”在当地医院就诊。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血常规WBC2.5*10^9/L,HB 75g/L,PLT 77*10^9/L;肾功能:肌酐407umol/l。头部CT提示右侧颞叶稍高密度影。在当地医院治疗3天后病情无明显好转。逐渐出现神志不清,遂由当地医院转入我科进一步治疗。患者既往体格健康,否认慢性基础疾病史。体格检查发现患者上肢多处有抓痕皮损愈合状态,触诊未发现明显淋巴结肿大。考虑患者有发热病意识改变,血小板下降等特点。不能排除非典型病原体感染。为尽早明确病因,并进行病因治疗,血液高通量测序等检查。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因患者右侧颞叶高密度影,并且患者存在意识改变。我们为患者进行了头部磁共振检查。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头部磁共振:右侧额叶脑沟结节状影,考虑感染,肉芽肿性炎,符合猫抓病。脑内蛛网膜下腔出血;脑白质病变Fazekas 1级;鼻窦炎,真菌感染可能。

  重要的两个检查结果指向一致,诊断谜团随之揭开。秦叔叔诊断为“猫抓病;巴尔通体感染;右侧颞叶脑实质感染;蛛网膜下腔出血”。

  什么是猫抓病: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又称为良性淋巴网织细胞增多症,最早由法国儿科医生Rober Debre于1931年首次描述,认为该病与猫抓伤密切相关,1950年被命名为猫抓病(CSD)。该病为汉塞巴尔通体(Bartonella)菌属中的多形性的革兰氏阴性短杆菌感染所致的亚急性自限性传染病。

  病原学:亨塞拉巴尔通体(B. henselae)可引起猫的红细胞内菌血症,持续1年或更长时间。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在共聚焦显微镜下,在自然感染的猫红细胞内存在的巴尔通体(箭头所示)。

  这种有机体繁殖到每个细胞平均有8种巴尔通体,然后在红细胞的生命周期中一直留在细胞中。非溶血性定植是这种细菌的持久性策略,宿主可能会污染吸血节肢动物,如蜱虫、跳蚤、沙蝇或虱子,这些节肢动物随后会感染新的宿主。自然宿主之间的传播。巴尔通体可能通过节肢动物媒介、宿主的咬伤和抓伤,也可能通过吸毒成瘾者的针头和注射器传播。

传播途径:

  猫抓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的猫,尤其是1岁以内的幼猫。病原体存在于猫的口咽部,猫受感染后,可形成菌血症并通过猫身上的跳蚤在猫群中传播。据报道宠物猫的感染率高达40%。人类感染猫抓病的途径仍然不清,有人认为可能是被猫抓伤或咬伤后病原菌直接传播引起,也有人认为更可能是病原体随着猫蚤的粪便侵入人体所致。据调查,90%以上的患者有与猫密切接触史,57%~83%的患者有被猫抓伤史。少数病例无与猫接触史,可通过皮肤损伤或刺伤而感染。狗在猫抓病传播中的作用尚待查明,犬抓咬伤导致猫抓病的比例约占2-3%。

宿主动物:
  巴尔通体的自然宿主广泛存在,主要包括鼠、兔、猫、犬、蝙蝠、 牛、鹿、麇鹿等。随着巴尔通体新种的不断分离和发现,新的宿主物种相继被发现,其中啮齿动物和翼手目种类也成指数增长。动物体表寄生的媒介昆虫会将巴尔通体传播给宿主动物及人,其中吸血节肢动物中起主要作用,例如跳蚤,苍蝇,虱子,螨和蜱。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临床表现:

  局部表现:CSD 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其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宿主的免疫状态。典型临床表现是患者慢性的单发或区域性淋巴结肿大。一般在3~7 d后在猫抓咬处局部出现一至数个红斑性丘疹,少数丘疹转为水疱或脓疱,偶可穿破形成小溃疡。抓伤感染后1~2周,引流区淋巴结呈现肿大,以头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处常见。淋巴结化脓、偶尔穿破形成窦道或瘘管。肿大淋巴结一般在2~4个月内自行消退,少数持续数月。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全身症状:10%的 CSD 患者出现非典型表现,多系细菌经血道或淋巴道播散所致。

  包括肝脾型,出现腹痛,患者在体检时出现肝脾大;眼病型(视网膜脱落、黄斑病、脉络膜炎);神经型(癫痫、谵妄 )、皮肤型、肌肉骨骼型AIDS或其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可发生淋巴结外转移,引起全身病变,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心内膜炎、脑炎、脑膜炎或脑动脉炎、骨髓炎。

诊断:

(1)有与猫、狗密切接触史,并有抓伤、舔或咬破皮肤史;(2)猫抓病皮肤抗原实验阳性;(3)其他原因引起淋巴结肿大的实验室检查均为阴性;(4)淋巴活检存在革兰阴性、嗜银性杆菌及典型的猫型猫抓病组织病理特点。具备其中3项指标者,即可诊断为CSD。 

治疗:

  CSD属于一种自限性疾病,多数免疫功能正常且病情较轻的患者多为自限性,一般2~4月内自愈,无需治疗。对于症状重、合并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以及累及不同组织或脏器的重症病例宜及时采用规范的抗菌治疗。体外实验显示巴尔通体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但结合巴尔通体为胞内菌的特点,推荐使用胞内杀菌药物,如四环素类的多西环素;大环内酯类的阿奇霉素、红霉素;安沙霉素类的利福平进行治疗。 

  MIC值较高的药物如阿米卡星、多黏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甲氧苄啶-磺胺甲唑、克林霉素亦不推荐。β内酰胺类、糖肽类等虽然体外敏感,但是因为不能进入细胞,所以不推荐单独使用。

预后:

  CSD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一旦确诊可予以对症治疗,一般预后良好,复发概率小。国外报道CSD病死率<1%。

总结:

  虽然猫抓病危害多多,但大家也无须过度担忧,该疾病导致全身性播散还是比较少见的。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即使有局部症状,一般也无须药物治疗,一般预后预后良好。喜欢 “撸猫”的人群,平时多加注意,避免猫抓伤,避免猫舔舐有伤口的皮肤或黏膜。如果确实不小心被抓伤或有伤口与猫唾液的接触,及时用流水、消毒液清洗伤口。其次,猫虱、跳蚤都可以传播巴尔通体,一定要保证宠物卫生,注意驱虫工作。

【参考文献】

Jacomo V, Kelly PJ, Raoult D. Natural history of Bartonella infections (an exception to Koch’s postulate) Clin Diagn Lab Immunol. 2002;9:8. [PMC free article] [PubMed] [Google Scholar]

Dehio C. Molecular and cellular basis of Bartonella pathogenesis. Annu Rev Microbiol. 2004;58:365. doi: 10.1146/annurev.micro.58.030603.123700. [PubMed] [CrossRef] [Google Scholar]

Chomel BB, Kasten RW, Floyd-Hawkins K, Chi B, Yamamoto K, Roberts-Wilson J, Gurfield AN, Abbott RC, Pedersen NC, Koehler JE. Experimental transmission of Bartonella henselae by the cat flea. J Clin Microbiol. 1996 Aug;34(8):1952-6. doi: 10.1128/jcm.34.8.1952-1956.1996. PMID: 8818889; PMCID: PMC229161.

Tompkins LS. Of cats, humans, and Bartonella. N Engl J Med. 1997 Dec 25;337(26):1916-7. doi: 10.1056/NEJM199712253372610. PMID: 9407161.

Lapp N, Ulbig M, Lohmann CP, Laubichler A. Bartonellenneuroretinitis : Eine atypische Manifestation der Katzenkratzkrankheit [Bartonella neuroretinitis : An atypical manifestation of cat scratch disease]. Ophthalmologe. 2019 Jan;116(1):51-57. German. doi: 10.1007/s00347-018-0699-8. PMID: 29713803.

Angelakis E, Biswas S, Taylor C, Raoult D, Rolain JM. Heterogeneity of susceptibility to fluoroquinolones in Bartonella isolates from Australia reveals a natural mutation in gyrA. J Antimicrob Chemother. 2008 Jun;61(6):1252-5. doi: 10.1093/jac/dkn094. Epub 2008 Mar 10. PMID: 18334491.

Maiques-Tobias E, Tomatis-Souverbielle C, Watson J, Ramilo O, Mejias A. Enfermedad diseminada por arañazo de gato: el amplio espectro de la presentación [Disseminated cat scratch disease: The wide variety of clinical presentations]. An Pediatr (Engl Ed). 2019 Jun;90(6):393-395. Spanish. doi: 10.1016/j.anpedi.2018.06.002. Epub 2018 Jul 7. PMID: 31167731.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4839.html

(0)
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
上一篇 2023-11-02 21:31
下一篇 2023-11-07 14:49

相关推荐

  • 支原体肺炎流行,慢阻肺患者需要注意什么?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呼吸科医师分会 王语嫣 方思   秋冬季,支原体肺炎成为全民热议的话题,慢阻肺患者要做好哪些准备才能避免遭到袭击呢?那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1.什么是支原体肺炎?   支原体肺炎是一种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支原体广泛分布于自然界,是细菌、病毒之外的一种微生物病原体,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肺炎支原体属于支原体…

    2023-11-30
    3.7K00
  • 女子熬夜加班早上醒来居然“面瘫”了,医生这样说…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 姚弘毅   春季气温变化莫测,忽冷忽热,面瘫等疾病进入高发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梨园医院康复医学科,就接诊了多位面瘫患者。王女士经常熬夜加班,第二天早上醒来发现嘴歪且无法闭眼,被医生诊断为“面瘫”。专家提醒,疲劳受凉易引发面瘫,日常生活中应少熬夜多注意保暖,避免冷风吹袭。   …

    2023-11-18
    3.7K00
  • 心脏好不好,“跑两步”就知道

    作者:心电学科医师分会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杨静 刘鸣   初冬时节,跑步作为最简单易行的锻炼方式,很多人纷纷加入跑步大军,可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跑步。 01   今年30岁的李先生,平日体健,可跑一会就头痛、头晕,检查发现:平日正常的血压在运动过程中峰值竟高达220mm/Hg,超过了血压波动范围,诊断为运动型高血压。 02   50多岁的熊叔叔,活动后胸闷加…

    2024-11-13
    6.3K00
  • 见小人,躺板板——聊聊蘑菇中毒那些事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红伞伞,白杆杆,吃完一起躺板板……”最近在网上唱的比较流行,然后吃完蘑菇见小人等搞笑视频让大家放松了警惕,大家吃蘑菇的兴趣被激起,好多人跃跃欲试……,小林就是其中一位,没忍住诱惑,食用了野生蘑菇,出现了蘑菇中毒。  事情原委是这样:盛夏8月的一个雨后,天气凉爽看很多,空…

    2023-08-31
    4.2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27-8229538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hysxhyx@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
08:30-11:30,14:30-16:30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