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武汉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张利芸

  在临床工作中,不少人在长时间的血压控制良好以后,会突然出现不明原因的血压显著升高。这种情况的出现,有的是因为生活习惯不良如久坐不动;或饮食不良,进食大量含钠食物如腌菜、咸汤;或体重未得到控制,也有因睡眠障碍,情绪焦虑诱发血压波动。

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其中有一类原因在临床中很常见:药物引起的血压升高。这里列举了几类常见的引起血压升高的药物:

1.非甾体抗炎药
  2016年ESC心衰指南中提到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会导致血压升高。如常见的退热镇痛药物布洛芬,双氯芬酸钠,塞来昔布等,这些药物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减少环氧化酶合成,使前列腺素生成和释放减少,导致血管收缩和水钠潴留,从而升高血压。

注意!这些药物可能引起血压波动

2.含伪麻黄碱的感冒药
  很多复方感冒药中含有伪麻黄碱,如新康泰克,白加黑,酚麻美敏片。

3.类固醇激素
  包括盐皮质激素和糖皮质激素,如强的松,甲强龙,二者均可导致血压升高。

4.止咳与护肝药
  甘草酸类止咳药与甘草酸苷类护肝药,如复方甘草片,甘利欣等,甘草类药物有类固醇效果,因此也会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

5.口服避孕药
  该类药物所致血压升高主要与雌激素有关。建议血压控制不良的育龄期女性应避免应用口服避孕药。

6.免疫抑制剂
  比如环孢素、他克莫司等。研究发现,环孢素可使平均动脉压升高5-11mmHg,而且剂量越大,血压升得越高。

7.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
  如罗格列酮,吡格列酮,长期应用这类降糖药有升高肾素水平,水钠潴留可能,因此高血压病人要慎用。

8.抗抑郁药
  比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

总结:
  以上药物中不乏常用的感冒止痛药,也有临床上经常需要长期服用的慢性病药物如降糖药,激素,免疫抑制剂。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的升血压反应在个体身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并非每个人都发生明显的血压升高,毋须一味避讳,全盘否定,而是保持警惕,注意血压监测,尤其是长期服药应定期复诊,接受专业医生的监督与指导,以及时发现处理。原则上,一旦确诊高血压与用药有关,应该尽量停用这类药物,换用其他药物或者调整降压药物治疗。

本文章归武汉医师协会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whysxh.com/knowledge/knowledge1/4963.html

(0)
武汉医师协会的头像武汉医师协会
上一篇 2023-11-19 19:00
下一篇 2023-11-22 21:26

相关推荐

  • 说说花粉过敏那些事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变态反应医师分会 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 谢艳丽   阳春三月,暖风拂面,万物复苏,这是最美丽动人的季节。然而,对于患有季节性过敏症的人来说,这样美好的季节意味着又要开始“渡劫”。因为,各种树木的花粉、霉菌、扬尘等等都可能诱发过敏性鼻炎、结膜炎、中耳炎、哮喘甚至严重过敏反应的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如何科学“渡花劫”? 一:什么是花粉…

    2023-12-01
    5.9K00
  • 科学减重,享“瘦”健康

    作者:武汉市中心医院 黄梦君   近年来,肥胖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严重问题,而减肥也成为大众口中的时尚话题。节食、锻炼、吃代餐、减肥药、针灸、拔罐……为了减重,很多超重或肥胖者尝试过很多种方法,可似乎体重下降并不明显。其实,一口吃不成胖子,一天也变不成瘦子,想要科学减重,看过来! 1.体重评价衡量指标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人…

    2025-01-07
    5.4K00
  • 好端端突然晕倒,可能是身体里的它太“强势”

    作者:心电学科医师分会 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 刘鸣 杨静   在日常生活中您有过这样的经历吗?在闷热环境待久了,感到眼前一黑;走着走着突然晕倒,摔得头破血流,越来越多的学生、职场年轻人因此而就医,可做遍了各项检查,竟然一切正常。突然意识丧失,极易发生摔伤等意外,严重者可能致残或造成不可逆的脑损伤。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生?在哪里发生?所以常常使人陷入恐慌。为什么…

    2024-11-13
    6.4K00
  • 守护“生命线”——透析动静脉内瘘的超声评估

    武汉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 武汉市中心医院 李晶晶   动静脉内瘘是指在患者肢体上建立的用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一种血管通路,它能在透析治疗时,把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在透析器内血液与透析液进行物质交换,排出体内废物、过多的水分和纠正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然后再把血液回输至体内。对于透析患者,功能良好的动静脉内瘘是充分透析的保证。因此,动静脉内瘘被称为肾衰患者的生…

    2023-11-14
    6.5K00
  • 家有“喵星人”,警惕感染猫抓病

    作者:武汉医师协会重症医学医师分会   撸猫、吸猫成为当代“猫奴”日常必备解压方式!无论工作多累,下班多晚,猫一定要撸。如今“毛孩子”在我国家庭中越来越常见,宠物已然成为家庭中不可分割的一员。与此同时,人畜共患疾病的暴露及发病风险随之增加。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的发病率近年来逐年呈上升趋势,但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据文献报道…

    2023-11-06
    7.4K00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联系我们

027-8229538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whysxhyx@126.com

工作时间:周一~周五
08:30-11:30,14:30-16:30

关注微信